在书中,尼尔森概述了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挑战,包括气候变化,大气、水质和土壤污染,土壤退化和有限资源的过度利用等。他相信,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所做的还是太少,他承认自己对目前的情况“越来越担忧”。
但是,他对年轻一代的确抱有希望。“整个世界正在迎头赶上。我想,若是我们现在建造‘生物圈2号’,就不需要再费那么多口舌来解释为什么这个项目如此重要了。”尼尔森的这本《挑战极限》 ) 获得了今年的自然保护常青奖章。尼尔森写道,他的乐观主要源于自己在“生物圈2号”中的经历。“[这个项目]告诉我们,任何一个举动,无论多小,都很重要。如果我们放弃了希望,我们就不再有动力积极地做出改变。”
他还探讨了如何通过改变技术来支持、而非破坏自然的想法。他告诉中外对话:“我反对‘技术修复’这个理念,因为它意味着被动。我坚决主张通过修复我们的技术来让生命主导一切。”
他还说,相比于技术进步,改变对自然的态度可能更重要。
“我不喜欢‘环境’这个词,因为这个词强调了它是我们人类之外的东西。但是从进化和代谢的角度来看,我们都是自然的一部分。那些不了解自己与生物圈联系的人显然是生活在幻想之中。”
他说,“生物圈2号”的经历让他与身处的世界有了更深的联系。“以前我曾立志要终身从事于环境有益的项目,但那时它只不过是我的一个想法。当你真正认识到从代谢角度来说,自己就是生物圈的一部分的时候,这真令人感到充实而美妙。”
当然,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生活在人造生物群落里。那么我们该如何重建这种联系呢?“我有义务,因为我曾经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系统中,我有义务与人们分享这个经验。从人类角度来看,城市绿化非常重要。一旦你知道有这种联系,并开始接受它、实现它,一切就没那么难了。”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